为进一步提高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,扎实推进科研工作。4月1日上午,大陆娱乐城
博2022级党、团支部召开知行讲堂第一期“青年教师话科研”主题党日活动。会议邀请大陆娱乐城
哲学系副教授王嘉新和社会学系助理教授、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晓光进行科研经验分享。学院广大师生分别通过线上或线下形式参加会议,博2022级党支部书记杨贵龙主持会议。

会议伊始,王嘉新老师从考博动机、学科差异、博士研究和未来的职业规划三个方面,与广大师生进行科研经验分享。王嘉新指出学术研究始于动机,要根据自身科研兴趣选择研究方向。在科研方向指引下,不仅要以专业化的模式聚焦自身研究领域,还要以开放的心态和乐于沟通的姿态建立学术联系。他表示作为学术研究者,要明晰自身所处学科的特点,加强学科基本规范,建立扎实的学科概念,学会以学科独特方式进入主题研究,切忌陷入日常语言的泥沼。最后,他指出博士研究方向和未来职业规划紧密结合的重要性。博士研究要做好长远的学术规划和设计,研究选题不仅要有理论含量和现实意义,还要具备未来深入研究和持续推进的可能性。鼓励广大学生勇担学术研究的使命,塑造良好学科姿态,扎实推进研究进程。


李晓光基于论文写作的时间序次,从选题阶段、研究阶段、写作阶段、修改阶段、投稿发表五个阶段,与广大师生进行科研经验分享。他指出在选题阶段要坚持以“兴趣主导”、选择“重大问题”作为选题来源,注重“学科交叉”,同时强调在此阶段要注重理论创新、机制创新、方法创新、材料创新和场域创新。在研究阶段,要深刻把握二手资料的研究适用性,优化设计并强化实施一手资料,为自身研究资料进行最优储备。在写作阶段,鼓励学生培养自身行文逻辑,感悟语言美感。在修改阶段,注重与师生、学友、评审之间的交流,进行“改我换位”与“改他换位”的修改反思。在投稿发表阶段,要了解不同的期刊定位和特点,进行最适的期刊选择,以扎实诚恳的态度与期刊审稿人进行对话交流。李晓光还引用马克思·韦伯《以学术为业》的著名讲演,号召广大学生培养科研志趣,为自己的科研工作寻找意义。


知行讲堂第一期“青年教师话科研”主题党日活动在广大师生群体中引起广泛讨论,两位青年教师对自身科研经验的倾囊分享令广大师生受益匪浅。社会学专业赵波同学结合自身学科背景,提出自己在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。老师们指出学习过程充满挑战,鼓励同学们要带着问题去开展研究。通过暑期培训班、网上课程、同学交流等多种方法,深化自身对于知识和方法的掌握,进而破除自身研究困境。社会学专业苏浩亮同学谈到,“此次科研经验分享会让我认识到,学术研究是一个漫长且有意义的过程,我们不仅需要培养良好的学科思维,具备扎实的科研能力,还要锻炼自身强大的心智,不断克服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,最终实现能力和心态的全面提升。”哲学专业徐嘉鑫同学谈到,“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,实施科教兴国战略,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,培养自身创新思维,提高自身科研能力是时代赋予的使命。我们要不断激发自身学科兴趣,努力提高自身科研能力。”哲学专业张幸梓同学谈到,“正如王老师所说,我们哲学专业在平时科研过程中确实要注重思维方式的转换,掌握扎实规范的哲学学科话语体系,用哲学思维、哲学理念进行科学研究。”

此次知行讲堂第一期“青年教师话科研”主题党日活动,两位青年教师结合自身科研经历,与广大师生深入进行科研经验交流。不但让同学们掌握了不同学科学术研究的方法与技巧,更激发了我院广大青年学生的科研热情,提高了同学们学术科研的积极性,有利于营造我院良好的学术氛围,激发我院科研创新活力。
图:武媛媛
文:武媛媛